产品与服务

建筑机器人大赛收官:这些“硬核”机器人展现智能建造的未来

时间: 2025-02-07 16:37:18 |   作者: 产品与服务

  2024年12月4日,第二届“中国建造·慧享未来”建筑机器人大赛在重庆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以智能建造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04家企业和122项建筑机器人产品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颁发了包含创意设计、实战比拼及性能表演等3大类共计9项大奖。焕发活力的建筑行业正因智能机器人的崛起而焕然一新,展现出其在未来建设中的无限可能。

  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是实景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这款手持式设备在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建模过程中发光发热。该技术能高效采集室内外空间的数据,让开发者以更高的精度将现实建筑搬进虚拟世界。该扫描仪由深圳市无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并获得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的天使投资支持,最终赢得“潜力之星”奖。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建筑规划设计的效率,更为数字化建筑的创新提供了可靠工具。

  在传统建筑施工的所有的环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显现其价值。例如,深圳卓蚁科技有限公司的预制墙板安装机器人,通过半自动手柄操作,确保墙板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零接触安装,极大提升了施工安全与效率。同时,湃特纳(东莞)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地砖铺贴机器人P900也已在多个高端建筑项目中应用,它能够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实现精准的铺设,目前已施工超过3万平方米,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也在使用该设备。

  另外,本次大赛中还亮相了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启发而研发的尺蠖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借鉴了尺蠖的运动方式,基于仿生学原理,具备驱动和操控双重功能,可以有效的进行狭窄拥挤的空间内的钢结构检验测试。这种具备高度灵活性和精准性的检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复杂焊接结构的检验效率。马雪峰教授指出,通过大赛鼓励学生跨学科团队合作,推动了建筑行业和高等教育的融合。

  智能建造的未来已来,建筑机器人不仅展示了其在行业中的应用潜力,更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业转型期望。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总经理王曦表示,通过这样的行业赛事,可以激励更多公司参与智能建造的浪潮,推动技术迭代和创新。“未来,我们大家都希望与更多高校合作,培养新一代的建筑科学技术人才。”

  在讨论建筑机器人技术创新时,不可避免地要提及AI(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无论是扫描、安装还是检测,这些技术无一不是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自动化控制提升效率。网络热搜关键词如“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慢慢的变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未来,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动化施工与数字化管理的机器人,将成为各大建筑项目不可或缺的助手。

  相较于传统建筑方法,智能机器人在施工安全性、效率以及精准度上具有非常明显优势,推动着建筑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这场建筑机器人大赛不单单是一场成果展示,更是对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思考与探索。行业内的企业和高校应继续加强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跨界整合,打造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建筑解决方案。

  随着建筑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也应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人体工学的适用性,确保这些技术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最大限度地考虑人性和环境的平衡。建筑行业的参与者们应通过自媒体等形式分享经验,以“简单AI”等AI产品为基础,推动人们以更便捷的方式接触和了解这些新兴技术,激发更多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建筑机器人大赛为我们展示了“硬核”机器人的魅力与潜力,开启了智能建造的新篇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希望参与者继续借助大赛激励创新,推动行业变革,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