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粉体+勃姆石!天马新材持续发力隔膜涂覆领域

时间: 2024-02-14 05:39:13 |   作者: 媒体报道

  近年来,电池新能源赛道持续火热,锂电池隔膜涂覆材料作为新能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市场持续高景气。

  3月22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北交所上市公司天马新材(838971),并与公司董事长马淑云、销售总监马淑荣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资料显示,天马新材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特种氧化铝粉体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面积92,900平方米,年产能2.9万吨,基本的产品有锂电池隔膜涂覆用氧化铝、高导热氧化铝、液晶基板玻璃用氧化铝、电子陶瓷用氧化铝、高纯氧化铝等粉体。

  根据天马新材最新披露的年报数据,2022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86亿元,净利润3563.5万元。其中,电子及光伏玻璃用精细氧化铝、锂电池涂覆用粉体材料及高导热材料用粉体材料实现较好销量。

  在锂电池领域,天马新材年报信息数据显示,精细氧化铝是锂电池隔膜涂覆的关键材料,锂电池隔膜主要原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熔点相对低,耐热性较差,其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明显的收缩甚至破裂,因此导致电池发生短路。隔膜表面单面或者双面进行涂覆可以明显提高高温稳定性,保证电池安全性。

  从市场前景来看,天马新材分析,2014年以前,涂覆隔膜大多数都用在高端数码产品,市场需求较小,此后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涂覆隔膜销量迅速增加。随着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对安全性要求的逐步的提升,涂覆隔膜的市场应用场景持续丰富,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在调研的交流座谈中,马淑云介绍,天马新材早在2016年就开始研发电池陶瓷隔膜用特种氧化铝粉体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目前该产品年产能达6000吨。自锂电池涂覆产品实现量产以来,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开发和升级,并与多家锂电池隔膜厂商开展合作,合作客户已包括中建材、沧州明珠、蓝科途等知名企业。

  近三年来,天马新材锂电池涂覆产品营销售卖收入逐渐提高,2022年同比增长达26%。展望未来,马淑云表示,公司专注于中高端应用市场的特种氧化铝的研发、生产和服务,近5-10年内会依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再研发和产业化锂电池行业需求的特种氧化铝产品,以满足公司稳定发展和壮大的发展目标。

  除氧化铝粉体外,近年来,以勃姆石为主要涂覆材料的无机涂覆技术也在日渐升温。

  凭借在品质控制和市场应用,以及对氧化铝涂覆材料产品量产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先发优势,2023年2月15日,天马新材官宣,拟投建年产5,000吨勃姆石粉体材料生产线,完善公司锂电池涂覆产品结构,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马淑云分析称,天马新材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和研发,本次公司拟建设勃姆石生产线,能快速实现产业化目标,更有助于公司把握行业市场发展机遇,在下游需求一直增长的同时,将公司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推向市场,以满足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需求,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同时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从项目建设情况去看,年产5,000吨勃姆石粉体材料生产线目前已启动建设,建设周期预计一年,投资金额约3,500万元。

  马淑云还提到,锂电池涂覆材料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随着下游电池对涂覆材料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国内企业的的技术突破壁垒也慢慢变得有难度,相关生产企业也较少。

  在技术研发方面,天马新材自成立以来就始终重视产品研制,并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与中科院、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国内多所高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并成立了中科院过程所-天马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公司现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多种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并填补国内空白。2020年公司被认定为“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度被持续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展望未来,作为企业带头人,马淑云已做好规划,她表示,随着下游应用行业不断向好,将进一步带动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公司将继续在锂电池涂覆用粉体材料上积极布局,不断突破创新,实现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自2014年开始,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已连续10年坚持开展“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活动。

  10年来,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调研团进一步探索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一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它的原创性以及文中叙述文字和内容信息没有经过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一切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己检查相关联的内容。涉及长期资金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是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立即处理、删除。电线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