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 安博APP官网下载地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布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涂布装置及其垫片。
涂布是将浆料均匀地以连续或间断的方式涂覆在基材(铜箔或铝箔)上,其中挤压涂布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造精度易控制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现在的生产当中。
目前挤压涂布法调节涂布宽度主要是通过挤压涂布垫片的不同开口宽度和挤压涂布的间隙来实现,已公开的挤压涂布垫片如图1和图2所示。因此,为了获得精度较高的涂布宽度,需要加工出高精度垫片并且控制涂布过程中涂布间隙的稳定性。此外,浆料的波动也会对涂布宽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实际生产中涂布间隙的变化以及浆料的波动导致涂布宽度产生非常明显波动,影响了涂布宽度的一致性,当涂布对象是锂离子电芯的极片时,涂布正反面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还会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存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涂布宽度精度高的挤压涂布装置及其垫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涂布垫片,垫片为开口的环状结构,其紧邻开口的两个端部的远离环心的部分各自设有倒角,垫片设有凸出部,凸出部靠近所述倒角的远离垫片开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垫片紧邻开口的两个端部的靠近环状结构中心的部分各自设有倒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挤压涂布装置,其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以及设于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的挤压涂布垫片,浆料从下模头进入挤压涂布装置并通过挤压涂布垫片进行涂布,其中,挤压涂布垫片为前述的挤压涂布垫片。
优选地,所述下模头设有大内腔和小内腔,浆料依次流经大内腔和小内腔后,通过挤压涂布垫片的开口进行涂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装置及垫片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垫片的外凸设计阻挡流出唇口的浆料向模头两边扩展,有很大效果预防涂布间隙的变化以及浆料的波动对涂布宽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明显提高了挤压涂布宽度的一致性和涂布正反面宽度方向上的对齐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装置、挤压涂布垫片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里面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垫片为开口的环状结构,其开口两侧远离环心的部分设有倒角,挤压涂布垫片设有凸出部,凸出部靠近倒角远离环心的一端。
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自固定部10的同一侧沿垂直于固定部10的方向伸展相同长度后、再相对延伸。第一延伸部20、第二延伸部30与固定部10一起形成非闭合的长方形环状结构,长方形环状结构的开口位置对应于固定部10的中部。
第一延伸部20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30的端部都为设有倒角的方形结构。第一延伸部20的端部的远离长方形环状结构中心的部位设有倒角23。第一延伸部20设有第一凸出部21,第一凸出部21紧邻倒角23的远离第二延伸部30的一端。第二延伸部30的端部的远离长方形环状结构中心的部位设有倒角33。第二延伸部30设有第二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1紧邻倒角33的远离第一延伸部20的一端。第一凸出部21与第二凸出部31的尺寸相同,第一凸出部21与第二凸出部31的形状可根据涂布对象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涂布对象为锂离子电芯的极片,第一凸出部21为长边垂直于第一延伸部20的长方形,第二凸出部31为场边垂直于第二延伸部30的长方形,长方形优选长度30-50mm、宽度1-1.5mm,在优选值条件下能够得到最佳涂布效果。第一延伸部20设有方形的第一缺口22,第一缺口22紧邻第一凸出部21的远离第二延伸部30的一侧。第二延伸部30设有方形的第二缺口32,第二缺口32紧邻第二凸出部31的远离第一延伸部20的一侧。第一缺口22和第二缺口32用于配合凸出部检测涂布时浆料溢出的情况。当涂布浆料溢出时,涂布宽度的两侧出现波浪线,从而判断需要对挤压涂布垫片的安装的地方进行调整。
请参照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装置包含上模头40、下模头50,以及设于上模头40和下模头50之间的挤压涂布垫片100。
下模头50内设有浆料通道51,浆料通道51上沿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设有大内腔52和小内腔53,浆料通道51的出口位于挤压涂布垫片100的环状结构内。
将挤压涂布垫片100安装并夹紧于上模头40与下模头50之间,使挤压涂布垫片100的第一凸出部21和第二凸出部31恰好凸出唇口60。调节挤压涂布装置与背棍70的距离,即调节涂布间隙使涂布宽度在工艺范围内。
浆料从下模头50进入浆料通道51,依次流经大内腔52和小内腔53,流入挤压涂布垫片100的环状结构内,最后从挤压涂布垫片100的开口处流出唇口60。此时第一凸出部21和第二凸出部31会阻挡浆料,防止浆料向两边扩展。
背棍70带动电池极片运动,挤压涂布装置通过挤压涂布垫片100将浆料涂布在电池极片上。由于第一凸出部21和第二凸出部31的作用,涂布宽度得到精确控制,即使涂布间隙小范围跳动或浆料产生波动,涂布宽度仍然不会有较大变化。
为了检验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装置及其垫片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以锂离子电芯极片作为涂布对象,在不同的涂布参数下进行涂布,并通过在线测宽系统检测涂布宽度。
涂布参数分为四组。第一组:所涂布浆料的固含量为50%,浆料粘度为3000mpa.s,涂布宽度要求为100mm,涂布速度为15m/min。第二组:所涂布浆料的固含量为53%,浆料粘度为6000mpa.s,涂布宽度要求为100mm,涂布速度为15m/min。第三组:所涂布浆料的固含量为55%,浆料粘度为9000mpa.s,涂布宽度要求为100mm,涂布速度为15m/min。第四组:所涂布浆料的固含量为50%,浆料粘度为3000mpa.s,涂布宽度要求为200mm,涂布速度为15m/min。涂布宽度的检测结果证明,在四组参数情况下,涂布宽度都得到精确控制,具备比较好的一致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挤压涂布装置及其垫片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垫片的外凸设计阻挡流出唇口60的浆料向模头两边扩展,有很大效果预防涂布间隙的变化以及浆料的波动对涂布宽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明显提高了挤压涂布宽度的一致性和涂布正反面宽度方向上的对齐度。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来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里面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