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市场占有率:消费电子电池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评估报告(2025版)

时间: 2025-04-25 23:35:49 |   作者: 行业动态

  消费电子电池是以3C产品(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为代表的采用镍钴锰酸锂、锰酸锂等材料体系制作的容量型电池。它们是专为消费类电子设备设计的便携式电源。消费电子电池按电池类型分类可大致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按材料体系分类可大致分为镍钴锰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和钴酸锂电池。

  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至2006年的启动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开始崭露头角。一些国内企业,如力神电池和ATL等,开始在消费电子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韩国三星SDI等外资企业也通过技术和成本优势在中国市场扩大其影响力。这一时期的消费电子电池技术相对较为基础,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至2016年的快速地发展期,随只能手机的兴起,消费电子电池行业迎来了快速地发展期。智能手机对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电池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和进步。在这一阶段,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内企业也加大了研发投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017年至今的震荡期,自2017年以来,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进入了震荡期。随着手机、电脑等传统3C市场的趋于成熟,行业增长开始放缓,但新兴电子科技类产品如无人机、智能手表等的推出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在这一阶段,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变得更激烈和多元化,公司开始寻求技术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以应对市场变化。

  消费电子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最重要的包含基础材料及设备供应,涉及原料矿产、电芯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以及生产设备(如涂布机、搅拌机、注液机、叠片机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电池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产业链下游为消费电子电池的最终应用领域,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产品。

  全球消费型锂电池行业的需求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以及新兴应用领域如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电动汽车等的快速发展。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电池需求量为110.45GWh,同比增长0.92%。消费电子类产品更新周期普遍较短,且产品款式多样,在形态、性能等方面持续对电池提出要求。同时,全球对于边缘AI关注度逐步的提升,AI手机、AIPC等强调本地计算能力,对于电池续航及便携性提出要求,预计驱动电池材料革新、提升单机电芯颗数以及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等。这表明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也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消费电子电池在材料、工艺、性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通过研发新型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消费电子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优化电池的内部结构,提高电池的效率和寿命;引入智能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电池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消费电子电池性能的提升,也为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锂电池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且市场规模仍在逐步扩大。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市场上对优质动力电池企业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地发展带动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加,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供应不能满足市场上的相关需求。

  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将更看重绿色环保。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优化,再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企业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一趋势不仅响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中国政府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导向。因此,绿色环保将成为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化特征的企业,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专注于细分市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问题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也是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法。国家很看重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年来,随着中国不断出台有关政策,为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2021年年初,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支持1000余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小巨人”企业运行现状:近年来,工信部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截止2021年底,中国“专精特新”公司数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山东、北京、广东,专精特新公司数分别为3031家、2688家、2492家,四川、河北、江苏、上海、山西、湖北、湖南依次挤进全国前十,专精特新公司数超过1300家。“小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加。2021年“小巨人”公司参与制修订标准13000余项,展现出较强的行业话语权。约半数“小巨人”企业的主流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为10%-30%,其中有235家企业的主流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小巨人”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一万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70余家小巨人企业近三年荣获国家科技奖,1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

  “小巨人”创造的效益持续不断的增加。2021年“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3.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比规上中小工业公司高11.6个百分点。总利润近0.4万亿元,平均每户企业利润4000万元,是规上中小企业的3.4倍。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称: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认证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市场占有率认证&证明、国产化率(认证&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投资价值评估预测、数据分析、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等全套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截止2023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累计完成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认证&证明项目3200+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单项冠军证明项目2900+例,行业地位&品牌认证&服务项目2000+例,销售排名&领先认证&证明项目1500+例),为2.3万+不相同的领域公司可以提供专业、权威的全套解决方案三方认证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